案例详情 返回案例列表

昆明经开区公共工程安全监测平台



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昆明经开区)地处昆明主城、呈贡区、长水国际机场三角区域中心,国批面积11.8平方公里(含出口加工区2平方公里)。2008年5月,实体化管理后,昆明经开区托管了阿拉、洛羊两个街道,实际管辖面积扩大到156.6平方公里,辖区总人口约17.7万人,常住人口约13.5万人。



建区以来,昆明经开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依次经历了艰辛创业、曲折探索、全面起步、跨越发展四个历史发展阶段。1997年以前,园区初创,昆明经开区在艰难中摸索前进,主要完成了2平方公里起步区的征地和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建立了管理机构,试探性地引进了一批项目,但开发建设进展并不快。1997年,市委、市政府做出《关于加快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的决定》,明确了昆明经开区的体制、职能、权限等,全区基础设施建设开始加快,机构部门职能逐步到位,管理体制也进一步完善,为下一阶段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2000年,借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东风,昆明经开区获批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2006年以来,昆明经开区实行了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人事制度等一系列改革与创新,为开发区的发展释放出了空前的活力和空间,逐步迈入跨越发展的轨道,昆明经开区的开发建设也进入到了一个激扬奋进的时代。经过20多年的发展,昆明经开区已开发建成面积34.5平方公里,形成了以开发区管理服务中心为核心,信息产业基地、出口加工区等“一核七园”的发展格局,集聚了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食品饮料和烟草加工及配套等为主导的产业集群,是云南省唯一集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出口加工区、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产业园区,在西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已经跃居上游水平。

2015年,昆明经开区实现营业总收入1320亿元,同比增长12.34%;工业总产值404亿元,同比增长5.76%;工业增加值117亿元,同比增长9.47%;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37.01亿元,同比增长17.41%;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9.81亿元,同比增长9.55%;实际到位市外内资108.98亿元,利用外资3.6亿美元。目前,昆明经开区已然成为云南省最大的新型工业化基地、招商引资和对外贸易的重要平台、推动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力量和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示范区,在云南省和昆明市的经济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十三五”时期,昆明经开区将认真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以及跨越发展理念,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在制度创新、产业升级、文化繁荣、民生改善、生态环保和党的建设方面争创新优势,努力实现“创新驱动争一流,转型升级上台阶,提质发展创新区”的发展目标,打造“创业、创新、创意”发展名片,把昆明经开区建设成为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和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成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系和培育吸引内外资新优势的排头兵,成为实现科技创新驱动和绿色集约发展的示范区,成为带动城乡统筹协调和城产融合发展的一流园区。

项目建设目标:围绕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共工程安全管理和应急管理,以设施运行状况自动监测预警为重点,以建立安全预警体系为目标,面向经开区政府提供统一的运行监测预警与决策分析服务,实现运行管理的智能化,大力提升公共工程设施运行管理效能,保障公共工程的安全运营。



1、建设基于大数据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公共工程安全监测平台。实现公共工程基础数据、病害结构数据、视频数据、设计文件等数据的统一存储。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和三维精细建模实现从宏观的一张图展现到微观的精细展现;并通过数据交换技术实现与“经开区IOC大数据平台”、“昆明城市道路桥梁管理信息系统”对接。
2、建设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专项监测子系统。针对桥梁、水库、边坡、河堤、积水点等公共工程,实现实时数据采集和预警分析功能,帮助管理者发现隐患并进行预警,并根据问题的预警级别进行专项复查和修复,形成监测—>发现问题—>专项处理的业务闭环。系统可进行定性定量采集病害构件的信息,提供规范化检测报告,通过大数据和智能分析算法分析设施物健康状况。同时,系统可实现工程设施的动态添加和扩展,快速将专业工程实施监测内容接入平台。
3、建设系统运维和定期专项检测的维护机制。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并通过分析技术进行预警,并且对监测目标进行专项检测和定期检查等手段进行确认并上报相关应急部门,提前组织抢险避灾工作。


项目需求分析

信息化现状分析,基础网络及硬件设施现状 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信息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截止2014年底,已建成通信基站216个,完成通信管道23公里、光缆20.9公里,有线电视专用光缆47.4公里,总投资2亿多元,形成了覆盖全区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并有占地20亩的中国电信昆明互联网数据中心。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的骨干网络分支节点初步建成。目前,园区内通信网、电视网和宽带互联网三网覆盖率达到100%;企业宽带接入率达到97%,管理机构网上办事率达到100%。投资1200万建成覆盖全区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行政审批实现全程网络化服务。


经开区城市智能中心(IOC)建设现状,为响应智慧城市建设要求,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上线了“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市智能中心”。 该项目于2016年7月完成招投标工作,目前城市智能中心装修和大数据软件平台已经初具规模。 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市智能中心定位于建设园区运行、管理与治理的 “大脑”和信息化基础设施,其建设内容涵盖城市智能运营中心的机房及大屏幕建设,城市智能运营中心的选址、装修等配套建设,以及城市智能中心(IOC)大数据平台及应用建设,覆盖园区全业务、全流程的智能感知、城市精细化管理、城市数据分析与挖掘、城市主题应用和园区企业服务等。 城市智能中心大数据平台是基于Hadoop集群、MPP集群、传统关系型数据库数据集群的混搭架构数据存储平台,为数据整合、分析、服务提供支撑,根据数据类型的不同有不同的数据组织方式以及数据内容。包括3台Hadoop集群、3台MPP集群、2台Oracle关系型数据库集群、2台应用服务器集群、2台云化ETL集群,其它坐席业务支撑服务器12台,共24台高端X86服务器。 IOC接入区主要实现视频、以及各类城市传感器的物联网(IOT)接入。 IOC坐席区可按照业务类型分为城管坐席、城市应急坐席、城市综合业务坐席和值班坐席等。 IOC局域网通过防火墙与政务网、互联网逻辑隔离,并可接入政务网的电子政务系统、互联网的各类应用系统,实现IOC内大数据平台与各类智慧应用、业务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


昆明城市道路桥梁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现状,2016年10月建成的昆明城市道路桥梁管理信息系统以信息化手段管理道路、桥梁、隧道为基础建设目标,围绕道路、桥梁、隧道的特点以及结合昆明本地的情况,最终形成了由业务主系统、桥梁监测系统、移动巡查系统三大子系统构成的“城市道路桥梁管理信息系统”。 系统运行至今,已注册用户102人,录入道路基础信息864条,桥梁376座,隧道17个。提交道路经常检1501条,桥梁经常检461条,隧道土建结构经常检查41条。已接入桥梁健康监测5座,分别为圆通大桥、金星立交桥、朱家村立交桥、虹桥立交桥、呈黄立交桥。受理咨询类服务 255次,提供346次远程技术支持工作,桥梁健康监测数据维护369次,系统迁移和环境配置3次。

总体设计原则

昆明经开区公共工程安全监测和平台项目的建设充分应用现有成熟的技术,并参考国内外的相关项目建设的成功经验,整合多方技术力量,统筹规划,充分考虑资金情况,结合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本地特色,充分利用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现有信息化系统的建设成果,建设成为先进而实用的公共工程安全监测平台,满足工程设施物监测、工程物预警评估等应用需求。

全国咨询热线
400-770-0140
在线咨询